記憶中的粥美味


前陣子不知為何,只要一想到西式早餐店的味道就會想吐到爆(我沒有懷孕請不要擔心)。
不曉得大家有沒有發現,台灣存在很多早餐店(美而美、拉亞、呷尚寶),只要走進去或走過去就會有非常濃厚的油煙味扒著你不放,還沒進辦公室前,噴的香水都前功盡棄,留下的只有「油煙味」。也是因為這樣讓我非常討厭吃早餐(加上我本來就很討厭吃麵包、吐司類的東西),有陣子會走到附近的中式早餐店買菜包、豆漿紅茶,沒多久就又膩了。

在那段時間,我的記憶齒輪開始滾動。小時候爸媽忙,住在外婆家,三餐都由外婆打理。確切的印象其實不太記得了,不過我卻牢牢記住早餐的菜色,桌上會有一鍋白粥、肉鬆、玉筍(一種罐頭,筍子浸泡在微辣的油中,健不健康不知道,滋味卻是很好)、豆箕(真正的名字我也不會寫,從台語翻過來就是這樣,一種色素很重甜甜的東西)、肉鬆、菜園裡種的當季蔬菜。

外婆的白粥總煮得Q軟,有的粥煮起來,米還保有硬度甚至湯水也很多,但小時候吃的永遠都是吸飽水的白胖胖軟米,加上「ㄎㄜˋ」(台語直翻,粥放久了會有白白一坨有點像鼻涕的東西),吃起來軟綿綿卻又保有Q度,用筷子也能挖起一坨,是我最喜歡的白粥狀態。

從那時候開始就一直很想早上為自己做碗白粥、搭上小菜,希哩呼嚕吃點不一樣的早餐。趁著228連假,早上起床去了趟市場,買點青菜食材,做的簡單的早餐來吃。

粥因為放不久,濃稠程度不及外婆手藝。九層塔蛋和地瓜葉也因為不是剛從菜園摘下,少了點新鮮。因為H喜歡因而做了炒豆干,但記憶中,外婆是不曾做豆干的,我在彰化時也很少吃豆干。

唯一能解鄉愁的,是左上角志文(我爸)在過年時,一起去辦年貨,買肉乾時我興起說想吃肉鬆,因而買了一罐讓我帶著北上。家鄉的肉鬆吃起來乾爽、鹹香,搭配上海苔,就算是單吃都甘之如飴。

長大後自己開始煮東西吃才發現,過去享受著爺奶種的米、菜,就連雞鴨都是自己所養,外婆家的魚塭、門庭前的曬穀場,大概可以懂現在東西不比過去的原因,是因為都市生活中難以再自給自足。

今日就不跟大家分享食譜了,上述三道菜都很簡單。
如果有美國時間,週末早晨不吃美式Brunch,可以試看看台式粥早餐。說不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滋味喔~

留言

熱門文章